
第10屆國際哈佛青年營-十年傳承 願力永續
新冠疫情,讓睽違三年未能舉辦實體靈鷲山國際哈佛青年營終於在今年7/14-16於靈鷲山聖山寺再度開營。十年來,國際哈佛青年營接引近千位的青年學子,透過多元的體驗課程幫助學員找到自己的心,讓自己更快樂,種下三好五德的善種子,期望每一位青年都可以朝利人利己的生命和平道路前進。
新冠疫情,讓睽違三年未能舉辦實體靈鷲山國際哈佛青年營終於在今年7/14-16於靈鷲山聖山寺再度開營。十年來,國際哈佛青年營接引近千位的青年學子,透過多元的體驗課程幫助學員找到自己的心,讓自己更快樂,種下三好五德的善種子,期望每一位青年都可以朝利人利己的生命和平道路前進。
靈鷲山國際青年團靈鷲青年們忙什麼?!各地區接力舉辦地區普仁獎後,全國普仁獎於上週日(3/12)順利圓滿啦~
「一個詞形容沛蓁你會想到什麼呢?」「充滿正義感、敢說敢做、聰明、率真、很有安全感、多才多藝、台南戰鬥機、無所不能…」具有強大個人魅力的沛蓁是許多青年們心中的精神領袖,是爸媽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,是師兄姐們和法師愛戴的優秀青年。
但大家絕對想不到,曾經的她害怕跟陌生人接觸,走到哪哭到哪,是個令眾多師兄姐和法師們都無法處理的愛哭包。經過多年來在靈鷲山青年團的學習,她一路以來的蛻變與成長,讓眾人見證到佛法改變生命的無限可能。
自2017年擔任第5屆國際哈佛營幹部開始一直到今天,對沛諺來說,是一趟相當精彩的學習成長之旅。因為傳統重男輕女的家族文化,沛諺自小在家中備受長輩們的寵愛,所以養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;經過這些年母親的細心引導,以及跟著青年團學習與成長,如今已是妹妹-沛蓁口中最棒的哥哥,父母親最可靠的幫手,台南區青年團最堅定的靠山。
「6年多前,陸續接觸、認識靈鷲山和佛法,有一天法師問我,想要成立青年團基隆區團,凝聚年輕人認識佛法嗎?不知哪來的勇氣?一句Let’s go,就跟著法師到金佛前發下大願。」紹安說,當時直覺讓年輕人學佛這件事是對的事,而且很有意義,「做」就對了!
『來青年團,可以看見自己的不一樣,並創造屬於自己的自我價值』這是新北A區團團長稚晴要送給青年幹部的一句話。第一次看到稚晴,談笑中有著大姐姐的親切感,很活潑亮眼,當她自我介紹時,都會很大方的說叫我「阿醜」比較好記,晴晴就是這麼特別的女孩,做什麼事總是很貼心的為別人著想。